适合玩家
爱折腾,且愿意花时间研究权益的人群
进阶之路
根据个人心得,将外卡探索分为三个层级
阶段一:香港银行账户
全套内地资料最值得办理的就是港卡了,优点是折腾最少,只要做好攻略就能拿下港卡。内地身份只需做2件事情即可
- 搬🧱开汇丰卓越 或 前往香港开汇丰、中银账户
- 准备外区apple id账户(比如HSBC hk一定需要用香港apple id才能下载)
具体来说,2个大的方案
- 有🧱的朋友,可以考虑内地开汇丰卓越,无需前往香港即可通过内地见证的方式开启香港汇丰卓越
- 不想搬🧱的朋友,只需做好亲身前往香港的准备工作,即可在香港当地开启香港汇丰one、中银香港等银行的账户
有了香港银行账户后,建议申请香港万事达扣帐卡或信用卡,相比内地而言,香港卡的主要优点
- 活动比较多,比如近期的万事达消费2000返200消费4000返400、香港汇丰pulse内地消费4.4%甚至10%的返现
- DDDD,开启港股、美股方便
阶段二:香港银行账户+香港手机号
一般而言,阶段一基本适用于大部分内地消费场景了,但部分银行比如信银GBA需要香港手机号才能绑定云闪付,或偶尔需要和香港银行电话沟通,那么一张香港手机卡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。
针对非大陆手机号,主要分两种情况讨论
- 手机支持ESIM功能,可以关注支持esim卡的运营商,比如保号卡clubsim
- 手机不支持ESIM,需要先购买ESTK/5ber等神器,将不支持ESIM的手机转化为支持ESIM的手机,再去购买相关ESIM卡
阶段三:美国ITIN+美国手机号
阶段二应该适合绝大部分消费和发展都在内地的朋友了,如果是集卡爱好者或跨境电商行业的朋友,可能接下来就会考虑美卡了。尽管港卡权益是内地卡的爸爸,但和美卡比起来,港卡就是弟弟了。美卡在航空里程兑换、房晚兑换、购物返现等方面绝对是全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存在。
一般来说,需要以下准备工作
- 美国邮寄地址(找美国朋友或ATMB)和美国手机号(建议Tello)
- 内地资料申请ITIN,建议找机构,花小钱换省心(DIY能力强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自己动手)
- 办理美国押金卡开始积累美国信用,半年到一年后再尝试申请C1/Chase/AMEX信用卡
总结
- 追求内地消费返现权益,办好港卡即可,适合大部分朋友
- 追求全面的外卡服务,办好港卡+港号即可,适合绝大部分朋友
- 集卡爱好者或跨境从业者,美卡+美号是最终的归宿